拾貳月——臘梅 老令婆

拾貳·臘月

小寒:雁北鄉·鵲始巢·雉始雊

大寒:雞乳·征鳥厲疾·水澤腹堅

從周代開始,古人就把陰歷十二月作為臘祭的日子。人們狩獵或捕捉禽獸,恭恭敬敬地供在高高的祭壇上,獻給神靈和先祖。虔誠感謝那冥冥之中的護衛與賜予。這種臘祭的風俗一直延續到秦朝時期,就直接將十二月稱為“臘月”,沿用至今。臘月之中還有臘日,據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十二月八日為臘日!迸D日就是現在的臘八節,家家戶戶要喝上一碗用五谷做成的臘八粥。

十二月的兩個節氣,過了小寒接著大寒。數九寒冬,臘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,臘月又叫“冰月”或“嚴月”。然而,人人的心里都有著些許歡欣,過完臘月,就是春節,春天的帷幕就會徐徐地拉開,百花重放,蟲鳥再鳴。

月令花:梅花

臘梅在寒冬時開花,又有“寒客”之稱。在《梅譜》里說:“臘梅凡三種,花小香淡俗謂之狗蠅花(按,北京人稱之為九英),常半含名磐口,色深黃如紫檀、花密香秾名檀香梅,此品最佳!逼鋵,它并非梅花的一種,只因在臘月里與梅花同時盛開,而香氣也和梅花近似,所以世人稱之為臘梅。

落葉灌木,長卵形對生葉,冬天里開外黃內微紫色花的臘梅,原名黃梅,所以北宋熙寧年間(西元一O六八至一O七七)的文人王安國有《詠黃梅》詩;到了元祐年間(西元一O 八六至一O九三),因蘇東坡、黃山谷等人所倡,黃梅便也稱作臘梅了

花神:老令婆

老令婆即佘太君,佘賽花,封號太君。生于后唐清泰年間(934年),后漢乾祐二年(949年)與楊繼業成婚。卒于宋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,壽七十七歲。

佘太君生長在一個愛國名將的家庭里,自幼受其父兄武略的影響,青年時候就成為一名性機敏、善騎射,文武雙全的女將。她少年時便與普通的大家閨秀不同,她研習兵法,頗通將略,把戍邊御侵、保衛疆域、守護中原民眾為己任,協助父兄練兵把關,已具備巾幗英雄的氣度。佘楊兩家結親后,佘太君隨夫楊繼業侍北漢,居住在太原北漢“楊府”。夫君邊關打仗,她在楊府內組織男女仆人丫環習武,仆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氣個個都不亞于邊關的士兵。

楊業歸宋后,舉家遷至開封府,楊業七年抗遼,威震雁門。但因總帥潘美誤信了王侁之言,對錯誤的方法阻止不夠堅決,楊業于公元986年不幸殉國。佘太君上書陳述楊業戰死的原由,使潘美受到官降三級,王侁和劉文玉被削職為民的處分。

佘太君因人到暮年,壯志不老,還要為保衛國家掛帥出征,其精神如迎風斗雪的臘梅,令世人稱頌。故令其司臘梅花花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