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呼和浩特到上海求學,卻在冬末的鄉間種樹時, 得到了“心”的收獲。

2018-02-09 08:57:56 閱讀:7467
 

前幾日,網上一張冰花男孩的照片讓國人為之動容,一瞬間四面八方的捐款、扶助紛紛前來,甚至男孩后來還去了北京。雖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,卻也不禁擔憂,忽然要去一個對他來說富足的大城市生活,時間久了,是否還能保持那顆質樸的心,還能長久的憧憬著那間教室,還能再次經歷風霜后,依然坦然面對……




忽然想到現在的我們,還未進深冬已急著開空調,還未下大雪已盼放假。如今許多獨身子女,從小就被捧在手心長大。父母想把最好的給我們,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了虧,他們總說:“你們一定要幸福的生活,可別再受我們以前的苦了!眳s忘了告訴我們,有時生活的艱辛,是難以想象的。

 

沒有面朝黃土背朝天地插過秧,又怎知老一輩人每頓都會嘮叨的“粒粒皆辛苦”。猶記幾年的一場對話,因飯菜不配胃口剛打算放筷子,耳邊傳來長輩的呵斥:“什么好吃不好吃的,能吃的東西就是好吃的,當年家里沒飯吃,一個雞蛋都要分成四份!奔毾,如今物質豐富的年代,反而缺少了一份敬意與珍惜。

 

所以總有人說:“聽過很多道理,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”,大概就是少了一份親身去實踐和體會。這也是為什么踏進神潤齋后,老板(石老師)總是說我們不接地氣和缺乏概念的原因了吧。

 

在冬藏的尾聲,初露春生之時,石老師讓我們體驗了一把老一輩人的辛苦!扎起辮子,換上工作服,背上鏟子,坐上三輪車那叫一個拉風!這,就是卸下光鮮亮麗的外表,放下自我的第一步……

 

到了目的地,只見將近有50棵5米左右的樹正躺在土坡上,“種的位置已經畫好了記號,要先根據樹根球徑的大小挖好相應大小的坑!笔蠋熛茸隽耸痉,幾鏟子下來就是一個大概直徑一米深度半米的泥坑,麻利的身手差點就讓我們以為這是一件輕松的事情。


但當自己動手時,才發現并非易事,上層的泥塊看似松散卻堅硬無比,下層的泥土因為含了水分而緊實沉重。只能借著全身的力氣利用杠桿原理將泥土翻起,幾人合作,慢慢深翻。


參加體驗的還有寒假期間兩位遠道而來的客人,一位是韓國留學回來體驗生活,一位是從呼和浩特到上海求學,因為論文關于鄉村考察而來到神潤齋。對于種樹,是人生中從未有過的體驗。


習慣拿筆桿子的學生們,此刻卻要學習握緊農作的鏟子,卻也沒有絲毫抱怨,心想著一定要把這批樹種好!一個上午的練習,從十幾分鐘挖一個漸漸時間縮短,好幾次一不留神就掉坑里,果然是“自己挖的坑哭著都要跳”。隔著手套的手已經磨出水泡,塵土沾了滿身也無余力再去擦拭。但僅僅也只是挖了一半。原來園子里的阿姨們每天是這樣的工作,卻從未見他們覺得累。


晚上和家人說起此事,父親馬上說:“要不明天我來幫你一起種吧!薄安挥貌挥,我能行的!备鞣N問候與關心讓我不禁想起,長輩也總說起以前下地干活時站在水里一天直不起腰來,膝蓋骨折還在外面賣水果的日子……當時的不以為然,現在忽然能體會些許。我們常常所說的“苦”,真的是“苦”嗎?


第二天種樹的時候,早晨起床已明顯感覺腰酸背痛,幸好也已經開始熟悉了鏟土的方法,但真正種好樹是需要經驗和技巧的,在樹根周圍堆起堡壘的同時中間下陷打松……又是一番苦戰。


種樹的時候呼爾浩特的姑娘說:“在來之前,我只想完成一個學術型的論文,并沒有真正的想去了解農村、農民,但這次讓我有了很大的心里改變,昨天和我朋友通了電話,說在種樹,他說以前我們也經常去種樹,他畢業后就去了當兵,當時我怪他冷落了自己,也見不了面。他說,既然我選擇了國家,就一定要放棄一些東西。他從不說的辛苦,現在終于可以體會一些了!


從早晨的歌聲四起,到日暮黃昏的精疲力竭,雖然彎不起腰的身形變矮了,但靈魂卻變得高大起來……在種樹過程中,園區的大叔阿姨們幫忙抬樹,放入坑中,固定…卻還在一直關心我們是否累了,想到我們現在的工作,是他們再平常不過的事情,又怎能把累字說出口。


石老師說:“你們現在種下的這一片樹,等到十年后,就能帶著你們的孩子來驕傲的說,這些樹是當年你媽媽種下的!

我說:“那也太久遠的事情了吧”

石老師說:“時間可是很快的,你看后面那片樹林就是我們十年前種下的!”

轉頭,發現一片一望無際的茂密樹林……  

 

孩子并不是天生就體恤父母的,只有真實感受到父母的艱辛后才會心生感激。如果一味的想給孩子營造一個理想鄉,那么他們很可能會心安理得的享受一切,卻不懂知足與感恩。

    

 就像當下流行的旅行青蛙,連開發商都不知道為何這么簡單的游戲會在中國風靡,也許這個游戲讓年輕的一輩體會到了——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心情?s衣節食只想給他們最好的,家中的千百回張望,只為孩子回來停留片刻的寒暄。沒有相同的經歷,又怎知感恩與珍惜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,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!有時,讓孩子俯下身子去腳踏實地地干活,去經歷現實的殘酷,比豐衣足食更能讓他們在往后的道路上獲得幸福和心靈的成長。

 

那天在回神潤齋的路上,有人問我們:“你們幾個女孩子在這里干嘛呢?”。

我們說:“干活啊,種樹!”

他說:“怎么可能,現在哪兒還有年輕人會來鄉下,男孩子都不愿意,何況是女孩子!

我們都笑了,也許,我們真的應該重新面對生活,面對自己,深翻一次鄉間的土壤,深翻一次心靈的土壤……

 



http://www.shenrunzhai.com/

神潤齋邀您告別繁華、走進自然、品味生活、弘揚傳統!


【網上購花請掃它!】